亚洲大型法兰的发展趋势 印度年产量40万吨,韩国年产70万吨,都面对着相同的状况。而且看不到快速复苏的前景。中国正转型为"制造业的巨人",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,及沿海地区产业的整合,已开始重绘亚洲产业的版图。 发生结构性的改革,形成经济上的整合。 目前亚洲对焊法兰产量中国排名第一,2000年年产量225万吨,2001年246万吨,近几年景长率已趋缓。尽管如斯对焊法兰未来仍将与以前相同,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驱动力,幸好日本对焊法兰因海内有高品质的材料工业,优良的工具机技术及其他相关的资产当后盾。法兰

在日本制造业最主要客户汽车产业由于策略性的国际并购,环绕对焊法兰的经济环境正急剧的改变。对焊法兰的需求是多元的,如汽车、建设机械、轨道车辆、造船产业都需要。尤其东南亚国协会员国,由于地缘关系,将直接受到影响,亚洲国家面对的主要课题将是如何避免工业浮泛化,中国产业的进展正促成东南亚国协会员国在竞争的压力下。日本1990年年产量243万吨,1998 年降为190万吨,直到2001年产量维持不变。够加强亚洲铸造业间的资讯交流,使铸造产业进一步发展。中国加入WTO,以使其逐渐成为一个大的国际商业体,也有助于全球经济的扩展,并对亚洲经济造成极大的冲击。日本对焊法兰协会及日本对焊法兰技术研究院在2002年6月将进行整合,其目的是两个组织的会员能强化组织及其功能,使其能更有效率的运作。 对焊法兰能够在不同的行业中使用,能够在一定的市场区域中施展重要的机能,能够展现一定的机能和作用。经济持续衰退,出产工厂外移更使日本铸造业陷于困境。锻件用在汽车业的比例在日本为百分之67,印度百分之49,韩国百分之41,中国百分之40,这些比例将跟着各国汽车制造业未来趋势而改变。 日本对焊法兰产业历史已超过半世纪,这期间支撑着日本的机械产业并对日本的经济有很大的贡献。 |